【天地网讯】
中药材被资金、政策、自然灾害、疫情等等影响价格。诸多的影响中药材价格因素,那根本原因是什么?
观点一:政策决定中药材价格高低?
近年来,一系列振兴中医药产业政策的推出,造就了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迅猛,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16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60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的近三分之一。
像国家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的完善,例如保护区禁止采挖某个野生品种,导致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或者《药典》将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划分,导致两个“银花”价差巨大。
整体来说可谓政策刺激、调节了中药材的供需关系,规范中药材使用等等,进而影响中药材价格,更多的是“调节剂”和“稳定剂”作用,而不是“政策”决定价格根本。那是什么决定中药材价格根本,是“疫情”?
观点二:疫情决定中药材价格高低?
2018春节前,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流感活跃程度持续上升,多国流感疫情呈高发态势,我国范围内涉及到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价格近期也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以金银花为代表的药材出现涨幅。市场多药商却淡定表示,涨归涨,有了2003年非典时期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暴跌深刻教训,绝不再囤货了。疫情也只是短期的供需关系变化,影响到一段时间商品的价格,市场有市场自身的规律。不是“疫情”决定价格根本,是“灾害”?
观点三:自然灾害决定中药材价格高低?
农业资源的特点中药材决定了供给量增减简速不可能很快,其供给的资源弹性也很小,但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其供给的自然弹性比较大,同其他工业产品比较,其供给关系作用的时间延迟较长,不像工业商品马上可以生产补充,例如,2016年受旱灾影响,党参供给量不能马上得到补充,党参疯狂涨价。自然灾害影响归根结底的是供应,仍然是供求关系在引导价格,左右着价格的高低。不是“灾害”决定价格根本,是“垄断”?